对抗失眠-我与失眠的斗争

高中之前很少超过10点之前睡觉,高中就到了11点左右,读大学的时候常常12点左右,读研和工作1两点很频繁

不知道自从什么时候开始,入睡是越来越难,还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晚上在床上看完两集封神榜,才到9点多,闭眼睛就能睡着~ 第二天生龙活虎,精力满满,只是没想到在小时候稀松平常的事情,到了现在竟然变成了奢侈的一件事情~

常常听别人说只有心里没事的人入睡才比较快,我对这点还是深以为然,到了睡觉的点,闭上眼镜没有困意,反而脑袋活跃起来想七想八就是不想睡觉

当然入睡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可能是外部环境影响,比如旁边一直有着各种噪音,或者可能是生病。不过相信大部分失眠的小伙伴,可能是和我一样,是到睡觉时间入睡困难,当然入睡困难可能还会导致另一个不好的后果:不停的玩手机,在假期的时候无所谓,上学上班的时候就难受了

为了对抗闭眼到睡着这段艰难的时光,从大学开始,我就开始尝试使用外部方法进行助眠,当然到了研究生之后尝试的花样也是越来越多,差不多就是下边几个:

  • ASMR
  • 听书
  • 冥想
  • 播客

ASMR

不知道知道ASMR的人多不多,反正这玩意自从我知道后到现在为止基本睡觉前都会看看,当时高中的时候比较喜欢看斗鱼直播打游戏,偶尔翻到其他的板块才第一次了解到这个东西

ASMR就是用一些触发音,或者轻语,让人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并且有一些困意,慢慢的就睡着了,当然还有一些视觉触发,但是很不幸的是这个东西看多了会有免疫的效果,同一种类的视频看多了真的会索然无味。到了现在为止,我基本对各种类型的ASMR都免疫了,不过还是习惯在睡前看一看~

ASMR这个东西,去B站一搜一大堆,不过现在有一半都不大正经,有点软色情的感觉,这玩意可能就越看越精神了~

b84ccd74cf62dc3a5a58d30814c774a.jpg

听书

ASMR没用了,睡也睡不着,又不想看手机,也不想乱想事情,顺其自然的就开始听书了,到现在用喜马拉雅听了200多个小时了,听书有的时候挺好,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但是听书还是有一些缺点的,最好是听看过的小说,如果没看过,并且内容又精彩,也容易越听越精神,一直期待后续的剧情导致根本睡不着。看过的小说遇到不喜欢听的内容,也想要跳过

image.png

冥想

最开始进行冥想只是为了代替午睡,找了个正念入门课开始跟,其实在尝试冥想之前我觉得冥想挺扯淡的,但是当我坚持了几天之后发现这玩意还是有点道理的,冥想并不是闭上眼睛瞎想,它有它的一套逻辑,比如我之前跟的正念冥想,核心两个点:

  • 一是感受,感受环境,感受自己的身体状态,感受自己的内心情绪
  • 二是,专注,这里主要是专注于自己的每一次呼吸,整个冥想的过程就是感受加专注,并且放空身心

当时坚持了两个周,中午10分钟冥想,下午就不会困,其实也能感觉到负面情绪少了很多,脑袋清明了许多,而且注意力也比之前集中了一些,整体感受都挺好

冥想猴的正念入门课真的特别好,非常适合午睡,但是不大适合晚上睡觉,因为一节只有10分钟,这个课程我跟了快5遍才停下,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免费冥想课程了

image.png

尝试短时间正念冥想之后,我开始找更长时间的冥想课程去在晚上睡觉前跟,对冥想的引导,我对人声音节奏的要求比较苛刻,好多根本无法接受,更别说沉浸进去,后来长时间的冥想引导只有李冉的某两个视频可以听~

但是数量太少,也是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时间长了总会厌烦,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没再进行过

image.png

播客

播客是目前我每天睡觉前的必须品,基本是定时30分钟,可能很多人只听说过博客但是没听说过播客,播客其实也类似于听书,不过从听书换成了听各种节目

中文播客一般就是小宇宙纵横四海,算是Melody的铁粉了,纵横四海播客都是Melody的读书分享,很意外的发现Melody的声音挺助眠的,其实纵横四海的内容还是很有料的,认真听也是很有收获

24c01b426baf340989d3a7db279647b.jpg

英文播客就是pocket Casts,我听的较多的是Planet money和Listening Time,现在只听Planet money了,Listening Time语速慢,学习英语不错,但是这个播客是教学向,Planet money就是正常交流语速了,为什么听英语播客呢?

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是英文磨耳朵,第二听英文的时候,你仔细的听,实际跟不上语速,并且很多听不懂,就类似上课的感觉,聚精会神的听一阵子就不知道啥时候睡着了
f31a7c90b8a95b593e9e5049cfda2ee.jpg

其实我一直也想做一个自己的播客,做为一个i人,虽然不大喜欢和具体的人进行交流,但是还是比较喜欢写东西,或者录点什么东西去表达或者倾诉想法和观点,之后可以尝试一下

总结

现在睡前要是不听点东西,是真的睡不着了,到了工作之后,有两件事情可能是非常幸运的,一个是有一个好的睡眠,另一个是有一个好的胃。

小时候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以后的有一天会因为睡觉,竟然要折腾这么多花样~

完蛋,笔记太多了,被迫用上了PARA

01-遇到问题

一直有着记笔记的习惯,主要是通过obsidian写和组织笔记,但是obsidian不像notion有着丰富可视化的纵向结构,和方便的database功能,如果只是默认使用的话那么obsidian就是传统的文件夹以及标签的组织形式~

虽然呢obsidian有一个很强大的插件dataview,可以以各种我们想要的形式去检索组织笔记,但是这玩意是有学习成本的,只是想着方便的组织笔记,却要学习一些SQL相关的语法,容易记笔记记得分不清主次了。

Obsidian笔记的数量较少的时侯,当时我使用起来没什么负担,但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笔记是越记越多。一旦笔记的数量起来,分类和标签数量也会随之增长,这时候我就遇到了两个很烦人的问题:

  1. 文件夹的子分类,以及层级过多,不容易找到具体的笔记
  2. 开始写笔记时的会头疼该为这篇笔记或者文章打什么标签

我的obsidian仓库中有着300+的笔记,其实当笔记数量大于100时就有点难受了,之前我发了一个帖子询问如何管理杂乱的文件夹,得到了挺多有用的建议

image.png

有挺多的铁子建议双链或者Tag进行组织笔记,对于双链这个功能,其实我个人用的还是比较少的,基本都是独立存在,虽然说双链是现代笔记软件必备的功能之一,我也一直在尝试,但是其实除了做导航页之外,在其他的地方我也没get到那种特别方便的点,反而一直在考虑我要链接到具体的位置。

下图是我的obsidian的关系图谱,其实可以看到,我根本没有复杂的链接关系,甚至链接都少的可怜~

image.png

02-PARA尝试

PARA

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试一下比较成熟的方案:PARA的知识管理。P.A.R.A. 知识管理是一个叫Tiago Forte的人提出的方法,用来组织和管理个人信息和知识。这一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四个主要类别对所有的数字和物理信息进行分类:Projects(项目)、Areas(领域)、Resources(资源)和Archives(档案)。其实这边的说法还是比较抽象,猛的一看也包懵逼的,在后边我会一点点的说这个是什么东西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image.png

  1. Projects(项目)
  • 项目就是有明确目标和截止日期的任务或活动。比如完成一个工作报告、写一篇博客文章或者准备一个答辩。
  1. Areas(领域)
  • 领域是需要长期关注和维护的生活或工作方面。比如职业发展或者个人理财。根本不会有明确的结束时间,而是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管理。
  1. Resources(资源)
  • 资源是项目和维护领域的参考资料。像是书籍、文章、教程、工具和各种信息。资源是你在需要时可以查阅和使用的内容,但不需要经常维护。
  1. Archives(档案)
  • 档案是已经完成的项目和不再活跃的领域。过去的工作项目、旧的参考资料和已经完成的任务,不大重要的直接扔进去。

其实猛的一看也没觉的有啥好处,貌似也是用文件夹组织,但是这个PARA有一个非常好的核心,就是我们关注和聚焦的只有Project。

比如我想要写一个博客:PARA管理。我只需要在项目文件夹下建立这个笔记,我并不会先去找很多文件夹的的杂七杂八的层级和标签给它定位,写完感觉不重要直接归档,如果感觉后续在领域中精进,就放到Areas,心理负担小了不少。

下边是看的网上实施P.A.R.A.方法的步骤:

  1. 整理和分类
  • 将所有的数字和物理信息整理出来,根据P.A.R.A.的四个类别进行分类。确保每一项信息都能找到合适的归属。
  1. 定期审查
  • 定期(例如每周或每月)审查和更新分类。项目完成后要移入档案,新的领域或资源要及时添加。
  1. 保持简洁
  • 避免过于复杂的分类系统,尽量保持P.A.R.A.方法的简洁性。每个类别的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方便查找和管理。

领域和资源

其实我刚开始做PARA的时候,像是项目、归档,我都挺理解,但是资源和领域,这两个类别感觉也挺烦人。

一般来说,领域的划分可以根据个人或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方面来进行,比如下边:

  1. 个人生活
  • 健康与健身(包括锻炼计划、饮食、年度体检)
  • 个人理财(包括预算管理、投资、税务)
  • 家庭与关系(包括家庭活动、假期计划、重要的家庭事件)
  1. 职业发展
  • 职业发展与学习(包括技能提升、学习计划、职业规划)
  • 工作职责(包括日常工作任务、长期项目、职业目标)
  • 网络与联系(包括建立和维护职业关系)
  1. 兴趣爱好
  • 阅读(包括阅读清单、书评、书单)
  • 旅行(包括旅行计划、旅行日志、目的地研究)
  • 创意项目(包括绘画、写作、音乐创作)

而资源是支持完成项目和维护领域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是供在需要时查阅和使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参考信息。

资源的划分可以根据项目和领域来进行,举几个例子:

  1. 文档和文件
  • 书籍和文章(包括电子书、期刊、博客文章)
  • 研究资料(包括调研报告、统计数据、文献综述)
  • 教程和指南(包括在线课程、操作手册、指南文件)
  1. 工具和应用
  • 软件工具(包括生产力工具、设计软件、编程工具)
  • 应用程序(包括任务管理应用、健康追踪应用、财务管理应用)
  • 在线资源(包括有用的网站、在线工具、资源库)
  1. 笔记和摘录
  • 会议笔记(包括会议记录、讨论要点、行动项)
  • 学习笔记(包括课程笔记、阅读笔记、技能笔记)
  • 头脑风暴记录(包括创意想法、草稿、备忘录)

管理

到目前为止,我主要分了5个文件夹,其中02、03、04、05是PARA,01呢主要是配合Calendar做日记的(当然现在我也不做了)。其实我并没有太按照资源与领域明确划分,在我领域中的文件,也包含了资源的文件,现在对我来说领域和资源分的太细,反而会有些累。

image.png

当然,如果想分开的话,也是可以的,参考下述步骤。

  1. 列出所有领域
  • 首先列出生活和工作中所有需要长期关注的领域。确保这些领域涵盖所有主要活动和职责。
  1. 确定资源类别
  • 根据每个领域中所需的支持资料,划分资源类别。确保每个类别都清晰明确,便于查找。
  1. 归档和更新
  • 定期检查和更新领域和资源。将不再活跃的领域内容移入档案,更新资源库中的信息。

例如,如果有一个“健康与健身”的领域,资源就可以按照下边的分类:

  • 健身计划和教程(包括健身视频、训练计划)
  • 饮食和营养信息(包括食谱、营养指南)
  • 健康研究(包括健康文章、医学研究)

03-总结

P.A.R.A.方法的优势在于简洁和实用性,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各种信息,避免信息过载,提高工作效率。

曾经看过一段话:你做的大部分笔记是没有用的,90%以上的笔记可能几个月都不会打开一次,真的有笔记有用的话,通过检索也够了,所以对很多笔记该进行收纳就进行收纳。

PARA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在开始记笔记的时候聚焦内容而不是分类~。其实在obsidian中做笔记或者知识管理也会出现很多分散精力的问题。超级多的插件和主题,灵活的布局和丰富的配置这都是obsidian的大优点,但是在某一方面上来看可能就成了一个缺点,在很多时候为了实现某个功能,或者根本不重要的东西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插入图片可能都要配置图床)。

其实如果想要纯粹的markdown笔记,可以试试typora,简单、纯粹颜值高、编辑体验好,当然要是愿意折腾的话,还是obsidian.

image.png